近日,福州大學海洋學院鄉村振興中的黨史精神調研實踐隊系列活動正式開展。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黨史精神為指引,深入鄉村基層,通過訪談、走訪等調研方式,了解和認識以巖前村為代表的一系列鄉村的建設情況,并通過調研收集一手資料,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的學術研究提供實際依據。

圖1:鄉村振興中的黨史精神調研實踐隊合影
7月14日,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第一場活動——革命老區巖前村大學生鄉村振興研討會正式舉辦。實踐隊的同學們借助本次研討會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以及實地調研大綱,在場嘉賓對此一一做出了點評,并給出了相應的意見和建議。經過前期學習與準備,鄉村振興中的黨史精神調研隊于7月19日正式前往安溪縣巖前村、南安市小眉村、九宛村開展調研活動。在當地鄉賢的帶領下,他們走訪了各個村莊,深入農民群體,了解他們的生活現狀,真正體會到了鄉村振興的不易。

圖2:革命老區巖前村大學生鄉村振興研討會集體合影
對此,實踐隊指導老師蘇世彬表示:“農民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歷史創造者,也是黨史精神的創造者與實踐者,希望同學們能把本次調研活動作為自己學習工作的思想來源和精神動力,并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積極投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偉大實踐,為我國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貢獻自己的力量。”我院團委副書記顧訓明老師表示,本次調研除了體驗巖前村鄉村振興景點設計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順勢而為”理念、體驗原生態食材外,還深入農戶家庭,了解鄉村堅守者和返鄉入鄉創業者,希望學員未來可為鄉村振興多多助力。

圖3:實踐隊成員與巖前村鄉村堅守者的合影
文:吳佳穎/圖:羅楠